加强监管,制止奶牛异常淘汰。吴忠市农牧、公安、工商、交通、商务等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市委政府奶业专题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抽调87名业务骨干,在市区与青铜峡等县(市区)主干交通要道及市区涝河桥市场设立了21个临时检查站,每个检查站做到配备工作车辆和3—4名工作人员,轮岗值班、严防死守,积极做好奶牛外流劝返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检查、堵截拉运奶牛、鲜奶车辆43辆,劝回外卖奶牛人员5起,劝回外流奶牛84头,劝回进入本市鲜奶33.5吨,奶牛流失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同时强化定点屠宰场监管,打击私屠乱宰奶牛的行为。重点加强对涝河桥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场的管理,在禁止屠宰奶牛的同时,配备专人做好定点屠宰场的查证验物等工作,24小时进行严密监控。要求乡镇(村)干部昼夜值守,配合市商务局和畜牧局联合行动,每天晚上采取巡回检查的方式,组织力量对各乡镇的奶牛养殖园区,进行认真检查,重点查处私自屠宰奶牛的行为,并设立举报电话,鼓励群众进行举报。其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引导奶农正确面对当前形势,帮助奶农清欠奶款,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奶产业发展信心。并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新闻媒体报道有关奶产业政策,使这项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加大力度,推进养殖园区规模化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出户入园”工程,提升奶牛饲养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规定凡今年新建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符合建设标准和存栏奶牛达到200头以上的,每个给予10-20万元的建设资金补助;对经营规范、设施齐全、存栏奶牛达到50头以上的新建家庭规模养殖场,每个给予3万元的建设资金补助;凡在孙家滩、牛首山麓、盐池、同心、红寺堡等山区荒地建设奶牛园区(场)的,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并比照川区补助标准加倍给予建设资金补助。对健全完善奶牛养殖园区基础设施,经检查验收达到建设标准的,每个给予3万元的建设资金补助;对现有的规模化养殖小区,通过收购、代养、托管、入股等方式,接纳散养户和其他养殖户奶牛的,每头给予500元的补助。利通区把引进公司、大户发展奶牛养殖作为“两大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招商引牛”工作,加快奶牛补栏进度,确保奶产业稳定发展。计划建设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7个,200—500头规模养殖场10个。整合项目资金,对规模养殖场在安排项目资金上优先考虑,在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备铡草机、挤奶机、全混合饲料搅拌机等设备上给与大力支持,提高奶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二是加快奶牛饲养管理模式转变。推广扁担沟镇黄沙窝奶牛合作社和马莲渠乡永亮奶牛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扶持、引进乳品企业、养殖大户兴办奶牛托管中心和规模养殖场,规划建设奶牛托管中心12个,推进以奶牛托管为主的饲养管理模式转变。目前核心区奶牛园区、马莲渠永亮奶牛园区托管中心基本建成,扁担沟镇黄沙窝奶牛园区、金银滩镇团庄七队奶牛园区等托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三是加快推进“奶牛上山”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在孙家滩新建当年存栏5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园区,无偿提供建设用地,优先提供土地用于饲料基地建设,政府部门提供配套设施支持。目前,由尚农牧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奶牛园区和由中侨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万头肉牛养殖园区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四是加快推进奶牛园区改造进度。加大奶牛补栏力度,积极动员群众通过自繁自育和外购引进等方式增加奶牛存栏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老园区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强化园区服务功能,提高园区档次和水平。通过采取改造、整合、完善、提高等措施,充分发挥老园区的资源优势,促进奶牛养殖由分户散养向集中规模养殖转变,提高奶牛出户入园率。目前,金银滩镇杨马湖十队,马莲渠乡陈木闸五队、十队等奶牛园区改造已基本结束。 怎么搭配眼膜卸妆油排行榜防晒如何减掉腹部赘肉眼膜磨砂膏哪种好
加大扶持,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全面开展奶牛保险,逐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按照奶牛保险条款和政策规定,逐步扩大政府补贴额度。凡参加保险的奶牛,农户在40%的范围内可以选择自缴比例,最低可选择每头奶牛只支付36元的标准,其余保费由中央、自治区和市(县、区)财政补贴承担。设立奶业风险金,对企业和奶农遭遇市场风险连续三个月产品价格低于成本价时进行价格补贴。风险金由政府、乳品企业和奶农三方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同时,在全面落实自治区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每年对本地税收超过50万元的乳品企业,以奖代补的方式,按上缴本级财政税5%的标准进行奖励,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对通过农业部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乳品加工企业或奶牛养殖基地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本市乳品加工企业获得自治区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或名牌产品称号的,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
加强培训,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吴忠市先后组织各类法律法规养殖业技术培训31场次,培训人数达1915人次。培训班邀请了区、市相关专家,对培训学员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饲料中禁用添加剂危害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意识。通过有效实施畜牧科技人员“进村、驻园、入户”培训工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示范户,到所包乡镇园区授课,开展入户技术指导和法律法规培训,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良料直接到畜、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把新品种、新信息和先进实用、配套集成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直接传授到示范户,及时帮助农民解决了畜牧业生产实际难题,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文章来源:新华网)